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共创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0-09-11 09:53

 

为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低净值人群参与金融活动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支付环境,北京恒信通电信服务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共创美好生活”活动。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已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人们在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不断遇到新的金融风险。恒信通带您进入金融知识小课堂,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金融消费时避开陷阱和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家庭财产损失。在这里简单介绍下银行卡安全使用和网络支付的知识。
 
银行卡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随便在任何网络上输入银行卡个人资料信息,收到不明真相的邮件、短信、网络通讯中的链接等,应当果断不予理睬。卡与身份证要分开存放,特别是要保管好交易凭条,以便应急时查验需要。
2、像保管现金一样保管银行卡,不要随手放置。请将银行卡与身份证、卡密码分开存放保管。
3、发现银行卡被盗或丢失,可通过立即拨打交通银行客服电话或到营业网点办理挂失手续。
4、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关于银行卡的任何提示,有疑问时,应直接拨打交通银行客服电话查询。
5、要经常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核对账户交易及余额情况,尽量开通银行短信通知服务,实时掌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
 
网购支付工具安全使用常识
1、独立密码,切忌同一个密码多处使用
许多人不喜欢记太多密码,但互联网多变的环境,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在使用的某网站,哪天就被人拖库了,最糟糕的是你在这个网站的密码还明文存在着,尤其是小网站,安全水平难以保障,而且这种事情可是有许多先例的。假如你所有密码都是一样的,只要某一个网站密码被明文存储且曝光,那结果就是非常悲惨的了。
虽然有些终端会通过一些方法帮用户规避此类风险,但钱毕竟是自己,别拿资金不当一回事!
 
2、管好手机,短信校验码切勿外泄
手机设备及短信验证在很多业务中,都在安全中占很大权重,所以手机设备的使用方法得当与否,对资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苹果的用户,建议不要越狱,不越狱的ios设备可以说是相当安全的,越狱的用户或者安卓用户,建议不要去下载小网站的APP,尽量去正规的分发平台下载应用;
不要见码就扫,尤其是扫了二维码后,莫名弹出的下载内容,没确认前千万别下载;






 
对于手机短信校验码,请大家记住这句话:除非自己操作,不管谁问你要都不能告诉对方,手机短信验证码太重要了,有时候比支付密码还重要,千万别把它告诉任何人!
 
3、天上没那么多馅饼,但是有很多陷阱,请保持警惕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透明人,不管是社交网站还是物流信息,所以哪怕有人很轻松就报出你的名字和家庭地址,也不要轻易相信他就是官方的。
如果有个声称某银行的客服电话要你告知信用卡有效期、CVV2甚至短信验证码,你就应当确信此人是个骗子,这些都是付款要素凭证,你全给了对方就意味着你把付款的能力拱手给了他人。
除了馅饼型的诈骗,最近还比较流行“付款没成功”诈骗、“老同学,我被盗号了想先把钱转给你”诈骗……等等各种变种,说白了,最后就是通过博取信任后,通过电话来骗取你的支付信息,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警惕和死守。
 
面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应对方法
近年来,老百姓“钱袋子”被戳破的事情屡屡出现,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等。
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1、广泛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一是涉及非法金融广告,应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互联网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常见非法金融广告类型及识别方法以及被非法金融广告误导的救济途径。
二是涉及非法集资,应明辨常见的线上、线下非法集资方式,例如“金融互助为名的传销”、“畸高年化收益率的P2P圈钱”、“高额贴息揽储”等。
三是涉及银行卡盗刷,应掌握银行卡、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等基本知识。
四是涉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学习网络借贷、助学贷款等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了解和掌握合法助学信贷渠道。

2、多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
涉及非法金融广告,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要思考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涉及非法集资,对高收益的诱惑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涉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曾,提升对不良网络借贷应有的抵制能力。

 




3、规范自身金融行为,谨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己陷入预先埋伏好的非法金融陷阱中。
涉及银行卡盗刷,养成规范使用银行卡、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良好习惯,正确使用和管理支付工具,防范银行卡盗刷等不法侵害。
4、发现自身固有的行为偏差和错误交易习惯后,要积极改正。
金融消费者一旦发现或经人提醒自己参与到了非法金融活动中时,要坚决停止。不规范的经济活动蕴藏着巨大风险,尤其是参与非法集资的金融消费者应认识到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果断退出。青少年也应果断中止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对自己经济、精神甚至是生命的侵害。
5、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
金融消费者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要树立责任意识,明白其“自享收益”的同时,要“自担风险”,因此,要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承担正常的金融交易风险,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保护好个人信息,从身边做起
随着支付的电子化、远程化,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一是完成支付工具实名认证,以便手机等支付设备或支付账号被盗后找回账户及资金。
二是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有效期、安全码等信息,不向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流程外的任何渠道提供支付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不向任何人发送带有银行卡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图片。

 


三是不明WiFi不连、不明链接不点、不明二维码不扫、不明网站不上,连接免费wifi时不登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机构APP进行账户查询、支付等操作。
 
 
防范买卖账户违法行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买卖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行为对社会和个人危害巨大:
一是买卖、出租、出借账户为电信诈骗、洗钱、逃税、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提供滋生土壤,协助不法分子转移资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
二是为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涉嫌违法犯罪。
三是对于经公安机关认定的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等单位和个人,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对其采取五年内不得新开立银行和支付账户,及暂停非柜面业务的惩戒措施。四是账户信息中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